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

奔跑于现实的机器人,肩负着未来的新希望

来源:财讯界  


机器人一词自诞生起就寄托了人们对其功用的最高理想——以机器不知疲惫的坚硬之躯,在有需要的方面帮助人甚至超越人。这一愿景使机器人具有很强的技术吸纳性,也驱动了机器人产生颠覆性发展,发展逻辑从生物功能的机械化逐渐向三个方向演进:精细化动作、高度强化功能以及机器人化机器。

1983年,著名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曾对2019年的世界做出预言,提到了“机器人将会取代日常的文书和流水线工作”。而这样的预言在当下已经实现。2019年,东京奥委会发布的《东京奥运会机器人计划》显示,机器人及外骨骼设备将作为服务队伍投入东奥会的日常运营。次年,正在筹办世博会的迪拜也正式选择了中国科技玩家特斯联作为合作伙伴,填补了世博会上机器人赛道的空白。

于是在2021年,我们看到了东奥会上吉祥物机器人——Miraitowa未来永远郎向运动员和观众鞠躬挥手,也看到了泰坦(TITAN)机器人家族在全球智能新经济峰会上作为志愿者奔波。机器人的发展似乎已超出了阿西莫夫的预期,他们比当时的假设更为智慧和自由。

几十年的时间,人机交互方式从PC时代的鼠标键盘,演进到了如今通过语音和手势实现终端交互。工业4.0时代,在感知、计算以及控制技术的飞速提升,加以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认知学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快速渗透,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的机器人逐渐在社会应用层解锁更多落地场景。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逐步进入深入融合发展期的过程中。我国的人工智能单点技术已进入成熟期,但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协同应用和融合创新尚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亿欧智库观察到,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企业数目最多的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和生物识别等集成化落地已是大势所趋。

2008年,皮克斯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上线,清扫型机器人瓦力和机器人伊娃的太空探险故事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影片中的小机器人瓦力以太阳能为能源,会自己寻找可替换的零件,在一颗看似废弃的星球上日复一日处理垃圾。漫长的工作突然在一个节点发生了改变,瓦力拥有了自我意识,除了处理垃圾以外,它还要处理自己的孤独。

技术对于生活的颠覆力一向是难以想象的强大。“未来城市”里活跃的泰坦机器人背后,除了赋能的技术,还有研发时的向善期望。可以期待的是:在机器人发展过程中,人们必将看到更加超乎想象的技术演进。随之而来,机器人也将迎来一次爆发式的上扬跃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肩负 未来 新希望

最新文章